视觉志- 离开中国,卡塔尔世界杯根本办不成
November 24, 2022 1 min 155 words
虽然你身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影响你的心情,但有些事也依然取决于你自己。
卡塔尔世界杯第一场就输了。
东道主揭幕赛输球,这还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次。
网友们纷纷调侃对手厄瓜多尔,多少是有点“不给面子”。
连看台上的卡塔尔土豪,都急成了“表情包”。
“花了那么多钱,就这?”
要知道,为了筹备这一次世界杯,卡塔尔共花了2200亿美元。
什么水平?
这些钱,比历届世界杯花费加起来都多。
真正的“壕无人性”,没成想结果却“富贵不能赢”。
而这一次,中国男足虽然同样“稳定”地没有出线,但本届世界杯的“中国元素”,却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
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制造”
其中最厉害的中国代表,要属大熊猫“京京”和“四海”了。
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旅居中东地区。
卡塔尔方面特意为两只熊猫修建了宽敞明亮的“豪宅”。
这温泉大泳池谁看了不迷糊?
为了照顾大熊猫们的思乡情绪,饲养员还专门学习了四川话。
果然,一听到有人用四川口音喊自己,“四海”马上回头。
据说,两只熊猫因为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到那就胖了好几斤。
除了熊猫,这次参与世界杯的,还有中国裁判。
这也是中国时隔20年后,再度以裁判员身份跻身世界杯执法阵容。
还是首次以集体方式进军世界杯,创下了中国足球的新纪录。
咱就是说,虽然国足没能入选,至少咱们还可以给中国裁判加加油。
作为史上最贵世界杯,卡塔尔这次花的钱,大部分都用在基础建设上。
说到基建,怎么能没有中国呢?
如果你看了开幕式,一定对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有一种“熟悉感”。
那就对了!
因为这场馆就是中国建的。
中国铁建用1774天,打造了这座卡塔尔“鸟巢”,如今已经被印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特别版纪念钞上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承建了多个项目。
比如,哈马德机场与港口的扩建、球迷酒店的承建、豪华游轮、新能源大巴车……当然还包括“世界走俏”的义乌小商品:
球衣、球鞋、帽子、围巾、旗子、哨子、拍手器……简直无所不包。
原来,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早就悄悄影响了全世界。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始料未及的“文化输出”
就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同时,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文化输出”也正在崛起。
看了下面这些例子,你会明白什么是“始料未及”。
比如这个早就被我们淘汰的历史物件,最近却出现在了国外的电商平台。
商品详情上赫然写着“中国六十年代传统果篮”,还配上痰盂装水果、法棍、红酒等食物饮料的照片。
价格居然卖到30多美金,换算成人民币200多块。
这不禁让人看着某宝上二三十块的痰盂,陷入沉思:
感觉隐隐约约还找到商机了?
还有一个火遍海外的“中国制造”,就是冥币。
它在国外甚至拥有自己的专属名字——祖先钱(ancestor money)。
在视频网站上一搜,大把视频教你怎么使用“祖先钱”。
有摆阵法烧的、有旁边放玉皇大帝雕像烧的、还有随时携带,走哪烧哪的…简直把“烧纸钱”这件事玩出了花。
不仅如此,在论坛上,还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烧了祖先钱后获得幸运的经历。
传得神乎其神。
在电商平台上,“祖先钱”同样价值不菲。
万万亿面值的冥币,200张就接近40块人民币。
而在国内,同样的价格可以买5000张。
“网文出海”,也是个有趣的例子。
在外网有个名为WuxiaWorld的网站,里面上架了很多英译版的中国网文,受到海外网友的热烈追捧。
一位曾是瘾君子的美国老哥,为了追更中国网络小说,竟然把自己的毒瘾都戒掉了。
不得不说,太励志了!
除此之外,国产甜宠剧也不甘示弱,在东南亚等国家“大杀四方”。
小视就曾亲口听一个越南大哥说过他最喜欢看的剧是《香蜜沉沉烬如霜》,听得我大受震撼。
当然了,虽然这些文化输出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有一些“输出”,却真真实实地影响了世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影响”
在非洲东南部,有个岛国名叫马达加斯加。
他们最大面值的纸币上,印着一个特殊图案——杂交水稻。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货币上,要印中国的杂交水稻呢?
这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很低。
这导致他们每年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大米,高昂的价格使得当地很多人吃不饱饭。
图源:中新网
后来,我们国家的袁隆平院士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团队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杂交水稻品种。
他们将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人民。
就这样,马达加斯加从过去的依赖进口,逐渐转变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图源:视觉中国
当地的人们,不再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生活条件也慢慢改善了。
这就是他们将杂交水稻印在货币上的原因,纪念袁老给他们带来的生机。
袁老曾说过,自己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希望全世界的人能都远离饥饿。
这个梦想,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华大爱。
所以说这不仅是一次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也是中国传统“大爱”文化与精神的最好体现;
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化与精神的输出,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从“制造”到“影响”的过程。
图源:视觉中国
曾经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同学90年代因家人工作原因,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
当时他甚至被问“你们中国人做得出巧克力吗?”这种无语的问题。
然而当08年中国举办了惊艳世界的奥运会之后,他再次出国游玩,和人交流时,听到的都是他们关于奥运开幕式的赞美。
图源:视觉中国
这条路,我们走了很久。
中国的文化输出和影响,从来不是强行地掌握话语权,去给他人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它是不断发展、自强不息、认识自我、放眼世界……之后,自然而然地溢出。
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对自我认识的升级,对本国文化态度上的转变。
以前,大家热衷于讨论外国的东西,对于本国的文化过于保守和自谦。
而如今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土文化逐渐了解得更多,也更加自信。
这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关键。
图源:视觉中国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网络故事。
在一个游戏平台上,两个正在学中文的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相遇了。
他们一起玩游戏、聊天,由于对话内容很有意思,在中文网络上爆火。
网友们纷纷夸奖他们的可爱。
当两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其中一个16岁的男孩子沉默了。
原来,他在生活里是同学眼中的“透明人”,不受欢迎,也没什么朋友。
图源:@信徒Shinja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被人夸奖、被人喜欢的一天。
他真的很感激这一切。
图源:@信徒Shinja
对他来说,也许以前学中文是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但现在这些汉字在他看来便有了温度。
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输出”与“中国影响”带来的最本质的一个意义吧。
不仅是给了我们中国人更强的骄傲和认同感;
更是通向世界交流、融合的渠道,是一把能够为所有人带来向上意义和美好向往的钥匙。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3 / Nov / 2022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 乔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