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集中营

看理想- 孤独的人都一样

November 12, 2022   1 min   36 words

虽然你身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影响你的心情,但有些事也依然取决于你自己。


孤独是现代人最熟悉的感受,应该没有人从来没体会过孤独。

小时候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进入陌生的学校,长大后来到漂泊的异乡,甚至在医院做个小手术,连找一个在手术室外面等待结果的人都觉得太麻烦对方……这些物理上的“孤身一人”,都是很常见和易于辨识的孤独体验。

这些年日趋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和他人保持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上述的“传统”孤独感,但同时也造成了另一种更为隐蔽的孤独——它和空虚紧密相关,也常与隔绝、封闭为伴,当一个人深陷其中,就可能需要源源不断的外部支持来确认自我的存在。

数字与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上了这种“孤独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主讲的音频节目《孤独:无限人生书单第九季》已在看理想 App 上线,原价 48 元,上新限时特价 28 元,完结后恢复原价。

 📚

长按海报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用哲学对抗孤独

姜宇辉将带你从个体和群体,主动和被动,肉身与灵魂三个层次去体验孤独;也会从消极性和积极价值两个方面,以哲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孤独。在这趟旅程的终点,你将收获一种用哲学对抗孤独症的全新体验。

在节目的第四集,姜宇辉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的作品《群体性孤独》,其中有一个名词叫“数字孤独症”,它将一部分人在网络上与人交往的情形概括得非常形象——

 

数字孤独症可以说“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梦境。作为症状,它提供了一类途径,能够回避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作为梦境,它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突破现有的人际关系的局限”。

这里,症状和梦境这两面性概括得真的很透彻。数字时代的孤独首先是梦境,因为它会让你觉得在人际交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就说一个简单的体验。如果是面对面的交往,大家往往会陷入焦虑和紧张的境地之中。你想想,如果在一个房间里面,人一多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被压缩,你就会开始变得烦躁不安。本来你是想跟好友一起安静地享受一杯下午茶,但周围的那些喧闹的人群显然破坏了你预想的美好氛围。

再比如,你约好了和一个陌生的好友去见面,咱们干脆就说约会好了。那你肯定要精心打扮,穿什么衣服,戴什么眼镜,甚至送什么小礼物,见面第一句开场白怎么设计,这都是要费尽心思。而且在约会的过程里面,你肯定每时每刻都很紧张,心里一直嘀咕,“我这句话说的对吗?我刚才的那个表情是不是太傻啦?……”

但如果是网上约会,那就轻松得多了。你甚至可以穿着睡衣,一边吃着薯片一边跟陌生人聊天。所以当数字媒介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之后,确实突破了很多面对面交往所固有的束缚和限制,让人们之间的表达和交流变得更为洒脱自在。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数字的梦境看起来是如此的美好而完满,才由此日益造成和加深了被动孤独这个相当严重的趋势。雪莉老师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对此进行解释。一方面,数字的交往是如此的轻易和便捷,如此的安全和惬意,甚至随手就能交个朋友,谈个恋爱,那么长此以往,大家就会愈发地开始对数字媒介产生很深的依赖,进而对真实的世界,面对面的交往变得越来越恐惧,甚至越来越拒斥。

明明可以在手机上面“安全”地、“没有风险”地谈一场恋爱,为什么还要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整天彼此伤害?这想必是今天很多人的相当普遍的想法。

但是……网上的交流真的那么安全吗?真的那么轻松惬意吗?在所有这些理想化的美好表象之下,难道不是隐藏着更深的焦虑,难以解脱的烦恼吗?

手机和互联网到底是促进、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自由,还是让每个人更深地陷入到彼此分离和隔绝的境地之中?

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有什么不一样?孤独是通往个体自由的必经之路吗?

或许听了姜宇辉的讲述,你会有全新的理解。

“无限人生书单”系列节目一共 12 季,这一期是第 9 季,关于孤独。

在此之前还有焦虑、工作、婚姻、阶级固化等推荐主题的书单,全系列原价 576 元,现在特价只要 198 元,欢迎大家扫码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用哲学对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