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集中营

BBC News 中文网-World 2024台湾选举夹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冷战前线金门的年轻人深感无力

January 9, 2024   1 min   131 words

这则报道描绘了金门年轻人在中美紧张关系升级下的无奈与困境。台湾选举成为中美冷战前线,年轻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无力感。这反映了当地居民身处地缘政治博弈的边缘,深陷两岸矛盾之中。报道中透露的无奈情绪让人深思,政治斗争的高潮成为年轻一代生活的背景,却未必带来更好的未来。金门年轻人的心声呼应了整个地区普遍的焦虑和困扰,也反映了国际关系对普通人生活的直接影响。这一切都凸显了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为了年轻一代的未来,各方应该更加理性和务实地处理分歧,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024台湾大选:夹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冷战前线”金门的年轻人深感无力

  • 常思颖
  • BBC中文,金门报道
36岁的汪松威出身于金门世家,他的祖先在清朝落户于金门。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36岁的汪松威出身于金门世家,他的祖先在清朝落户于金门。

台湾金门距离中国大陆不到10公里,与厦门隔海相望。冷战期间,金门是两岸对峙的前沿阵地;在当前美国和中国两个大国对抗加剧之时,两岸关系剑拔弩张,给金门笼罩了一层紧张的气氛,也让当地居民感到无助。

“金门之于中台,就像台湾之于中美,所有政策的决定权都不在自己手中。就像两只大象在吵架,我们是下面的小蚂蚁,” 金门县议员董森堡说。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大选到来,金门也经历着代际更替。不少年轻人对未来表示担忧,他们尝试改变。但金门传统的社会制度、长期泛蓝的政治倾向,以及根深蒂固的宗亲阶级,让许多人深感无力。

金门海边的轨条砦,尖端指向中国大陆,在两岸对峙时期用于防御敌船靠岸登陆。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金门海边的轨条砦,尖端指向中国大陆,在两岸对峙时期用于防御敌船靠岸登陆。

战争的阴影

陈淑亭在金门出生,两岁时随家人搬到台北。37岁的她从未经历过战争,但每当想起姑姑的讲述,她的眼里还是泛起泪光。

那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原本说好了“单打双不打”(大陆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但不知为何,适逢双日的一天,金门响起炮声。她的姑姑们从家里跑出来,躲进村里的防空洞里。但陈淑亭的奶奶还留在院子里,怀里抱着年幼的儿子——也就是陈淑亭的爸爸。突然,奶奶被弹片击中,受伤倒地。

“我姑姑说,那天晚上一直听到她妈妈的声音在叫她的儿子”陈淑亭说。“姑姑说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严重,奶奶说她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还没把他抚养长大就这样走了,一直在哭。” 姑姑说,奶奶在中弹当天过世。

陈淑亭出身金门世家,他的曾祖父在当地开设瓦窑厂,家族曾经富甲一方,村庄里一半人为陈家打工。到了爷爷、奶奶那一辈,国共对峙开始,国军征用陈家工厂做军事设施。后来奶奶中弹身亡,爷爷每天酗酒,从此家道中落。

陈淑亭在金门出生,到台北上大学,后来回到金门经营民宿。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陈淑亭在金门出生,到台北上大学,后来回到金门经营民宿。

陈淑亭对战争的记忆也是许多祖祖辈辈居住在金门的人的共同回忆。1949年后,国民党退守台湾。往后数十年中,金门经历过多次重大的军事对峙,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据历史记载,那次炮击战造成10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7000多栋建筑物遭到损坏,其中大部分是民房。

开车行驶在金门的街道,许多十字路口都设置有环岛。有些环岛建有英雄纪念碑,旁边写着 “自力更生、独立作战”“把意志变为力量”这类标语。有些则保留了过去的军事堡垒,下方还能看到火炮射击口。这是过去阿兵哥放哨的地方,军事管控期间,居民如果没有通行证,就无法在夜间宵禁时通过这些路口,就算是生病、临产这么要紧的事情也会不被放行。

这些环岛提醒着人们,金门走过的战争历史。

八二三炮战纪念碑鸟瞰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金门许多十字路口都设有环岛,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战争记忆。

目前许多军事设施已经变成观光场所,居民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战争的担忧从未消散。

“在台北的时候感受不到,可是在金门,我们真的会担心”,陈淑亭说。她高中毕业后去台北读大学,后来留下工作,九年前返回金门,目前经营民宿。

北京长期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排除使用武力“统一台湾”。近年来,随着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趋紧,解放军在台湾周边的演习也愈演愈烈。

“就算大家都说,如果中共真的要打来,不需要对金门动武,直接占领就好,但问题是,之后金门的管理权(管制模式)怎么办?”陈淑亭说。

中华民国人?台湾人?还是金门人?

金门的一些古厝仍然留有过去炮战时的痕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金门的一些古厝仍然留有过去炮战时的痕迹。

她的这一质问牵出长期以来金门独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共分治后,中华民国的实际管辖权仅剩下了台、澎、金、马四个群岛。在政府框架中,金门与马祖归属于中华民国福建省;台湾和澎湖则属于中华民国台湾省,延续至今。

凡是在金门出生的人,身份证上的户籍所在地都写着:福建省金门县。每当被问到自己是哪里人,许多人都觉得相当无奈。

“我觉得自己一半是台湾人,一半是金门人,陈淑亭说。她在台北和金门生活过同样的时间,基于此做出这样的回答。

陈淑亭的原籍在福建泉州,父辈很大程度上认可自己是中华民国人。爸爸作为祖父家里唯一的男性,继承了家业,并且很早就开始在厦门投资房产,支持“两岸一家亲”的论述。

与父辈不同,陈淑亭对中国大陆没有情感认同。她说, 在家里很少与上一辈交流政治议题的看法。 “交流会吵架,尽量不要讲这一块,听听就好。”

琼林村拥有金门最大规模的民防坑道,被称为"战斗村"。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琼林村拥有金门最大规模的民防坑道,被称为“战斗村”。

陈淑亭的经历代表了金门年轻人的普遍成长轨迹——在金门出生、长大,到台湾岛上大学,后来回到家乡定居。这些年轻人接受了台湾的本土教育,习惯了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与此同时,也对家乡金门抱有浓厚的情感认同。

回乡后,陈淑亭翻阅古书,挖掘村落的历史,试图寻找过去家族瓦窑厂留下的痕迹。她在一本书中找到了一些记载,找到当初设厂的位置,希望收集一些砖头、瓦片,做成文创物品。

只可惜,一片砖头都没有留下。

对于陈淑亭来说,对岸的厦门不过是个“被都市化的城市”。虽然高楼大厦不断涌现,但“街道还是脏脏的,居民的素质也提升不上来”。她每次过去,也不过是当做旅游一样,吃吃逛逛,住一晚就回来了。

在一定程度上,金门年轻人与老一辈之间的代际差异,也从过去大选投票的结果中折射出来。

金门长期是国民党的铁票仓,但在过去两届总统选举中,民进党在金门的支持率均大幅上升。2020 年举行的上届总统选举中,民进党的蔡英文赢得了金门约 22% 的选票,比该党在 2012 年的得票率高出近三倍。而国民党2020年赢得了 75% 的选票,也明显低于该党在前三届中的战绩(分别为 89%、95% 和 94%)。

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陈淑亭依然是民进党支持者。

“我的根在这里”

在金门土生土长的39岁吴伟国上一届大选中也投给了民进党的蔡英文,但他今年决定不投票,或者投废票。

39岁吴伟国曾在台湾岛当软体工程师,5年前回到家乡金门。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39岁吴伟国曾在台湾岛当软体工程师,5年前回到家乡金门。

“我没有放弃投票的权力,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人我都不喜欢”,他。

一方面,选择支持民进党可能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一边是生养他的土地,祖辈父辈曾在这里耕耘;另一边是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下的新朋友。他希望两边能够对话、交流。

本次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的政治光谱偏深绿,被认为有更强烈的台湾意识和独立立场,对金门和马祖两个外岛价值的认同也偏向模糊。吴伟国对投票给赖清德表示疑虑,认为他在规划台湾的未来时并没有把金门和马祖包含进去。

另一方面,他也不认为两岸能够做到“一家亲”。他对对岸厦门的情感与老一辈有所不同。

“(到了对岸)我平常习惯用的社群完全不能用,除了透过VPN,” 吴伟国说,“不能用脸书,我不能用Instagram,不能用Line,这些是我平常生活习惯的一切。”

吴伟国在金门读完高中后就去了台湾本岛的基隆读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软体工程师,一晃就是七年。在这期间,工作、生活虽然顺风顺水,但他一直觉得心里不踏实。

“我一直觉得,我的家在海的另一边金门,我的根在这里,如果不回来看看,可能以后就不会回来了。”2018年,他放弃了在专业方面的多年积累,回到金门定居,目前也在经营民宿。

打破固有印象

吴伟国常带游客爬山,他希望向更多人展示金门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吴伟国常带游客爬山,他希望向更多人展示金门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吴伟国还记得,七岁那年,他偷拿了家里的相机,沿着一条小路走到海边拍照。一位军人向他吹哨警告,并把相机拿走,抽走了里边的底片。

那时金门正在经历战地政务时期(1956年至1992年),居民生活受到严格的军事管控。金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中断,岛上实施宵禁、灯火管制,居民禁止持有篮球、排球、救生圈等漂浮物,以防有人逃到对岸。在那期间,金门的驻军大幅增加,岛上的经济主要为军事需求服务,无法进行工业发展。

而远观台湾岛,自1987年解除戒严以后,资产去国有化并产生了大量民营企业,经济迅速腾飞。不仅如此,台湾岛的政治也开始多元化发展,在1996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直选,随后本土势力兴起。

这样的历史变迁造就了金门和台湾岛之间的差异,令许多老一辈金门人并不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在台湾岛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中,本土意识越来越强。

吴伟国希望将台湾岛和金门两地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通过展示多元化的金门生活,打破固有的印象。

“我希望能够在闽南古厝这种传统建筑里边呈现一个分享故事的空间,分享给金门本地人,或者从(台湾)本岛来的游客”,吴伟国说。他将自己的民宿空间开放出来,举办各类讲座和兴趣小组。曾涉及到的主题包括无核战争、西班牙油画修复、滑雪等等。

“分享故事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建立我们之间的连接,如果这个连接能够越建越深,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分开。”

在金门琼林村,坐落着许多闽南式风格的古厝。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在金门琼林村,坐落着许多闽南式风格的古厝。

金门古宁头的传统风格建筑群。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金门古宁头的传统风格建筑群。

由国民党转为支持民众党

金门长期泛蓝,然而即便是在国民党铁票仓的家庭,年轻一代与老一代的不同观念也在带来改变。

在金门镇闹市区有一间文具店,四周环绕着混凝土铸成的现代式住宅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然而走到货仓背后,会发现这是一座古厝改造成的建筑。中庭是小型四合院,正对着的,是摆满祖先牌位的祭祖屋,屋内两旁放着四张厚重的太师椅。

这里是“汪寓”,一个典型的世家大院。汪氏祖先自清朝就落户于此。

36岁的汪松威是汪氏家族年轻的一代。他的祖父辈靠文具生意起家,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与军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那时候我们家的生意遍及到金门,只要是有驻军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文书,他们都会来我们家拿,或者请我们家送”,汪松威说。

36岁的汪松威出身金门世家,他对中华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36岁的汪松威出身金门世家,他对中华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

他的外公是国军,随国民党一起撤退到台湾,妈妈在眷村出生、长大。

这样的家庭背景让汪松威从小就对中国大陆产生了极高的情感认同。他在台北出生、长大,10年前回到家乡金门。

他回乡后加入了国民党的竞选团队,但今年大选期间,他改为支持民众党,为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和该党在金门的立委候选人助选。

“老一辈人的思想状态比较偏向于传统的中华文化,而我们这一代比较多元,”汪松威说,“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我完全认可民众党的意识形态,而是我讨厌另一个,我想换一个方向、换一种新的认同,也许是可以的。”

“我思考的是具体的政策,在实质上是不是对我们有帮助。”

在金门这个靠近大陆却遥望台湾岛的地方,实质的政策支持对居民来说尤其重要。比如在经济上,与台湾岛做生意的成本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与厦门直接通商。在医疗上,金门只有一家医院,对于人口年龄偏大的金门来说,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就连每日的垃圾处理,也需要垃圾车连夜送往台湾岛。

汪松威认为,柯文哲倡议的金厦大桥(连接金门与厦门的大桥)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他很清楚的知道,金门的发展不可能仰赖台湾,因为带动不起来,所以需要跟大陆接轨,而跟大陆接轨最实际的就是建立一条桥。”

对中国大陆心生警觉

在金门水头码头的出入境大厅,乘客经由"小三通"在金门与厦门之间往返。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在金门水头码头的出入境大厅,乘客经由“小三通”在金门与厦门之间往返。

不过,汪松威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他希望到大陆定居,他甚至对大陆存有一定的警惕。

“大家对于两岸局势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大陆方面的管控时松时紧,多少还是有点害怕”,他说。疫情前,他和许多朋友还时常往来厦门,把钱存在大陆的银行,但疫情期间,看到大陆的严格管控,一些人变得犹豫不决。

今年9月,中国国务院颁布最新举措,推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其中提出金门与厦门之间融合发展,包括加快两地通电、通气、通桥,以及支持金门共用厦门的新机场。

但对于汪松威来说,吸引他的是大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不是政策。“听上去这么好的政策吸引人去了以后,到底最后可能遇到什么事情,会不会血本无归,或者说最后又是一场空?”

他曾从事两岸民间交流方面的工作,但突然的停航导致业务中断。

金门与厦门之间的“小三通”在疫情期间停航三年,今年年初重开。但大陆方面还没有完全开放对台旅行限制,乘客主要是台湾人。12月底的水门码头显得有点冷清,与此前每年约有一百万中国游客去金门的状况相去甚远。

“无力感越来越强”

“如果只想依靠小三通的话,根本不可行,我们不能把鸡蛋全部放在中国大陆那里”,陈淑亭说。

陈淑亭大学毕业后在台北从事服装生意,光鲜亮丽的生活外表下隐藏着疲倦。此时,金门家乡对她来说赋予了另一层意义——一个自然风光极好,有着丰富野生动物资源的地方。她尝试通过推广金门的自然资源来吸引台湾本岛以及国际上的游客。

一年前,她加入金城镇民代表选举,希望通过参政改变金门固有的社会形态。她提出保育历史建筑、环境永续等议题。不过最终败选。

陈淑亭被金门的乡村生活所吸引,决定回乡定居。

图像来源,李洛/BBC Chinese

图像加注文字,

陈淑亭曾经告诉自己,“我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被金门的乡村生活所吸引,决定回乡定居。

金门岛的面积不小,约150平方公里,是香港岛面积的两倍。但这里人际关系紧密,家家户户似乎都彼此认识,每当提到对方,都能将其家底道出个一二。这里宗族势力雄厚,几个大姓家族成立由单一姓氏组成的族亲法人组织宗亲会,对选举的影响深远。

陈淑亭所在的陈氏也是其中金门一大姓,她的家族在其乡镇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为她传承到一些家族选票。不过,年轻的从政者似乎很难获得信任。她去年曾多次到每个乡镇、村庄拜票,但效果并不明显。

“大家还是喜欢直接拿利益”,陈淑亭说,“我在选举的时候就有人说,怎么不叫你爸爸帮你处理(贿赂)200票呢?但我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金门县议员董森堡说,在金门,长期关心公共事务的年轻人人大概有两、三千人,但当地传统的社会制度,宗亲阶级制度,以及贿选风气都在影响年轻人参与公共政策的意愿。

另外,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金门根深蒂固。过去女性不允许进祠堂,不能参加祭祖典礼,甚至在有些地方,女性在吃饭时要等男性吃完后再上桌。近年来状况有所改善,但在人口年龄偏大的金门,这一风气带来的影响始终存在。

“在这边待得越久,无力感就越强烈”,陈淑亭说。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有了小孩。为了让下一代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们一家正在思考离开金门。

“我跟我先生都觉得,金门在二、三十年后一定会发生战争,或者面临中共用任何方式接收的命运,我们都担心那一天到来。”

金门沙滩上一辆退役坦克。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