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10月CPI同比下降02时隔两个月再度负增长
November 9, 2023 1 min 27 words
中国10月CPI同比下降0.2%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通缩的威胁,这引发了一些担忧。食品价格降幅扩大被指为主要原因,但这不仅仅是自然因素导致的问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将CPI下降归因于天气和农产品供应,但这似乎掩盖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经济的放缓、消费需求下降,以及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都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数据也与此前几个月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与2022年相比。这可能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困境,尤其是在外部压力和内部调整的情况下。此外,核心CPI也有所回落,显示了通缩风险正在蔓延。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刺激内需,加强监管以应对价格上涨,同时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这个问题不仅仅关乎通货膨胀,还关系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中国需谨慎处理这一挑战,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降幅高于市场预期,时隔两个月再度负增长。
统计局将CPI转降归因于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
此前9月份CPI由涨转平。
8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0.1%,摆脱了上月的负增长;7月下降0.3%,为自2021年2月以来再度陷入负增长。6月份同比持平。
今年来CPI持续回落,1月至3月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2.1%、1.0%和0.7%,4月份开始降至零增长水平的附近。
2022年中国CPI同比上涨2.0%,年内高位是9月的2.8%,创2020年4月以来最高。2020年4月CPI同比涨3.3%。
10月CPI低于市场预期。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当月CPI同比可能下降0.05%。
从环比看,10月份CPI下降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因。
食品中,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依次降4.3%、2.0%、1.9%和1.4%,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涨0.2%转平。其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涨1.8%。
从同比看,CPI下降主因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
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
非食品价格上涨0.7%,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本文来自道琼斯中文财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