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长津湖》的海报。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近年来,在中国国内票房榜上,大批旨在彰显中国威力的国产电影表现越发抢眼,一些迎合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爱国题材影片盖过了好莱坞影片的风头

但目前有迹象表明,由于缺乏新意,观众开始对这种题材的电影产生疲劳感。

今年迄今为止,只有一部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电影进入了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对官方票房数据的分析,在2022年中国国内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宣扬中共价值观的影片仅占两部,少于前两年的四部。

票房表现不佳的最新影片是《志愿军:雄兵出击》(The Volunteers: To the War), 这是中国知名导演陈凯歌为今年国庆档推出的一部朝鲜战争史诗大片。结果,这部原本预计会火爆的电影票房低于预期,票房不敌爱情喜剧《前任4:英年早婚》(The Ex-Files 4: Marriage Plan)以及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现代犯罪惊悚片。

根据中国电影产业追踪机构猫眼(Maoyan)的数据,今年9月28日上映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在9月29日开始的八天长假中的总票房折合7,200万美元。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和《华尔街日报》的计算,这一数字约为分析师此前预测平均值1.38亿美元的一半。

在电影市场疲软的同时,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的旅游和消费市场情况也普遍不及预期。今年的国庆长假是中国解除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后时间最长的一次公共假期。

《志愿军:雄兵出击》令人失望的票房成绩显示了观影者对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的倦怠情绪。

34岁的Patrick Wu从北京市中心一家电影院里走出来时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民族主义题材的热门电影,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My People, My Country)、《长津湖》(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和《战狼2》(Wolf Warrior 2)等影片。

中国政府限制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数量。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而他在今年还没看过任何一部主旋律电影。他说,看多了之后,觉得故事情节都差不多。他之前刚刚在影院里看了《前任4:英年早婚》。

这也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经历了三年艰难的疫情生活后,电影观众更倾向于寻找那些更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故事,而不是英雄史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由于人们现在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必须作出现实选择,所以他们更喜欢生活导入的作品。

提到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时他说,近几年投放了太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

正如该片导演陈凯歌在首映式上所说,《志愿军:雄兵出击》是计划中的、描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三部曲影片中的第一部,这种三部曲形式是要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这部大制作电影耗时一年多,参与的工作人员超过3,000人 ,由章子怡等一些中国最知名的电影演员担任主演。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牵头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两场战斗。

导演陈凯歌和他的妻子陈红试图以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图片来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表现平平,也是今年中国国庆档电影总票房逊于预期的部分原因,据中国国家电影局的数据,今年国庆档票房总额约为3.74亿美元,大幅低于新冠疫情开始之前的2019年国庆档票房6.64亿美元。

这样的糟糕表现令业内分析人士颇为意外。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票房创下新高,提升了人们对国庆档票房的预期。

虽然业界对中国民族主义题材电影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类电影被俗称为“主旋律电影”,一般指宣扬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内容。其中一些主旋律电影直接讲述与党史有关的故事,还有一些电影跨越不同的类型,例如好莱坞式的动作片,但带有民族主义信息。

最近的民族主义电影浪潮可以追溯到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建国的史诗般的历史电影,当时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后国人的爱国情绪达到高潮。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这部电影邀请了约170位中国知名演员参演。

从2019年开始,大制作的爱国主义电影往往选择在国庆节前后上映,希望借力民族主义情绪盛行的东风。

《建国大业》的上映标志着爱国主义电影浪潮的开始。

图片来源:Imagine China/Reuters

《志愿军》的导演陈凯歌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备受赞誉,他1993年凭借《霸王别姬》(Farewell My Concubine)在戛纳电影节上斩获金棕榈奖,这部电影被许多人视为中国最伟大的文艺电影。

最近,陈凯歌凭借朝鲜战争史诗巨制影片《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II)获得成功,这两部影片分别于2021年国庆假期和2022年春节假期上映。其中前者票房约为7.9亿美元,后者按当前汇率计算的票房约为5.56亿美元,使该系列电影跻身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之列。

《战狼》系列电影虽然没有在国庆长假期间上映,但在2015年和2017年首映后大火。《战狼》讲述了一个像兰博(Rambo)一样的中国英雄与外国雇佣兵组织作战的故事,后来“战狼”成为中国政府在全球舞台上日益强势的外交作风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本土电影质量的不断提高,好莱坞影片近年来在国产电影面前节节败退。中国限制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数量,并对违规情节进行审查。

不过,今年大多数中国民族主义题材电影的表现都落后于许多其他类型的电影。

今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国内上映的电影中有10部影片票房超过了人民币10亿元(约合1.37亿美元),这一水平在业内被认定为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标准。

唯一一部入围上述卖座电影名单的民族主义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2),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宇航员和科学家应对太阳急速老化膨胀、拯救地球的科幻电影。该片在今年春节期间上映,以其动感的太空视觉效果和战斗场面吸引了众多影迷,票房超5.5亿美元。

其他影片则未能突破人民币10亿元的大关。《无名》(Hidden Blade)是一部讲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共特工的谍战剧,票房为人民币1.27亿元。《长空之王》(Born to Fly)备受诟病,这部《壮志凌云》(Top Gun)风格的电影演绎了中国空军试飞员的的故事,票房为人民币1.16亿元。

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电影业遭受重创。影院关闭数周甚至更久,电影制作也相应暂停。按当前汇率计算,中国电影票房收入2019年达到了大约88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2020年总票房收入同比下降68%。这一数字在2021年有所反弹,随后于2022年再次缩水,降至40亿元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