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未来几年面临深重困境
October 19, 2023 1 min 57 words
这篇报道详尽地呈现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和前景。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依赖房地产业,但现在这一支柱出现了问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尽管近期的刺激措施有一定作用,但长期前景仍然不容乐观。各种经济学家机构都下调了未来几年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将明年的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2%。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这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鼓励购房,但住房销售仍然疲软。此外,人口老龄化和高住房自有率也威胁到需求。中国大型开发商如碧桂园也面临财务困境。 中国还面临深层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力增长停滞、人口老龄化和债务水平上升。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活动还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进一步加重了前景的不确定性。政策滞后和多重目标也是挑战,习近平政府强调国家安全而非仅仅经济增长。 这篇报道提醒我们,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需要采取长期政策措施来应对结构性问题,以确保持续稳健的增长。
随着一直以来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房地产市场陷入长期低迷,中国经济正步入低速增长阶段。
周三的数据显示,中国陷入困境的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推动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4.9%,超出预期。
这些数据表明最近的刺激措施(包括降息和促进住房销售的措施)已帮助稳定了经济,令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望实现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这至少暂时缓解了人们对经济危机恶化的担忧。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经济依然脆弱,长期前景正趋于黯淡。最近几周,许多经济学家下调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轨迹的预期,同时上调了短期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本月将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2%。IMF在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7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从去年10月报告中预测的4.6%降至3.7%。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上周将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4.5%下调至4%左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更为悲观,其经济学家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增长将放缓,到2030年将降至3%。
位于华盛顿的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说:“如果投资者要担心,那就担心长期,不必担心短期。”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习近平长期以来的政治目标之一,而快速恶化的增长轨迹对该目标产生了影响。对许多经济学家来说,真正的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何时会超过美国,而不是是否会超过。近在2021年,当中国采取强硬手段遏制新冠疫情并促进经济出现反弹时,许多经济学家将中国经济何时超过美国的时间表提前了。
现在,许多经济学家再次将他们的时间预期后移,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不再认为中国将超越美国。
经济学家指出了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新冠动态清零政策的后遗症、与美国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中国决策者在解决该国一些结构性失衡问题上的拖延。
碧桂园曾被视为中国最稳健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如今也陷入了财务困境。该公司尚未完工的大型项目前景堪忧,位于马来西亚的森林城市便是其中之一,这一计划容纳70万人的项目如今只有9,000人居住,冷清得宛如“鬼城”。这则视频分析了过度建设和接二连三的厄运如何使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陷入亏损。封面图片来源:Adam Adada WSJ S Chinese
不过,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几十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房地产业出现严重下滑。经济学家估计,房地产业曾一度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
尽管省级和地方政府放松了限制,并出台了其他优惠政策来吸引购房者,但住房销售依然低迷。从长远来看,人口老龄化和已经很高的住房自有率可能会削弱需求。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上述增长模式中心的中国大型开发商已显示出新的困顿迹象。本周三,曾被视为该国最稳定的开发商之一的碧桂园(Country Garden)未能在最后期限支付一笔美元债券的利息。
据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Adam Wolfe称,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重度依赖住房销售)与GDP之比已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他认为,因此地方政府可能不得不放缓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并削减产业补贴。
Wolfe说,“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拖累明年可能会更为严重”,他预计,随着中国政府寻求降低房地产在驱动经济增长方面的过大作用,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滑至3%或更低。
经济学家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即中国经济前景暗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严格抗疫封控的遗留影响。一些人开始质疑中国的经济活动是否还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表示,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的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和工业产出)已稳定在比疫情前趋势大约低5%的水平上。她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一切暗示中国经济的长期产出损失大于预期,可能是因为支出和投资模式的结构性转变。”
从长远来看,中国还面临深层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生产力增长停滞不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债务水平不断上升。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指出,美国对技术出口的限制和对华投资的遏制,再加上私营部门投资的低迷,将制约生产率的提高。
他说,在没有重大政策改革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中国的政策反应在应对经济放缓方面可能滞后,从而只能产生有限的影响,目前这种风险正在上升。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Robin Xing)称,原因之一是最高领导层正在追求多重目标,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
与几位前任不同的是,习近平反复强调保护国家安全是他的工作重点,包括让中国做好与美国及其盟友发生更大冲突的准备,而非只寻求经济增长。
邢自强表示,决策者需要推出更多措施来重振经济,否则就有可能陷入债务-通缩的怪圈;即通缩和金融困境相互强化。他说,民营部门仍在遭受信心不足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