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集中营

2023年第37周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12
Sep 13, 23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12

根据提供的新闻报道,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1. 日本政府任命一名在职政府官员作为其在台湾的事实国防助手,这可能会激怒中国。这标志着日本与台湾在安全关系上的升级。 2. 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会增加中国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的风险。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会使习近平更趋向冒险。 3. 英国国会一名助手被指控为中国间谍活动,这引发了英国议员的愤怒,他们对此事长达6个月的缄默感到不满。这增强了人们对北京愿意在英国进行间谍活动的担忧。 4. 中国广东一养鳄场发生洪水,数十条鳄鱼逃脱。这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5. 苹果公司将于本周发布新款iPhone,但其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困境,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温。 我的评论观点如下- 1. 日本升级与台湾的安全关系是日本主权的体现,中国不应对此过度反应。中日台三方应通过对话减少疑虑,维护区域和平。 2. 中国经济有周期性起伏是正常的,习近平不太可能因此就仓促发动对台军事行动。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渲染带有意识形态偏见。 3. 所谓英国国会助手间谍案缺乏确凿证据,英国政府和媒体不应操之过急下结论。中英两国应该增进互信,避免无端猜疑。 4. 鳄鱼逃脱事件属地方治安事故,不应过度炒作。中国有能力妥善处理此类突发事件。 5. 苹果公司应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加大在其他新兴国家的投资。中美经贸关系复杂,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化解分歧。 综上,中国发展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和媒体应摒弃偏见,以理性和包容的态度看待中国。中西方应通过对话增进互信,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The Washington Post-How scientists test whether humans are causing our extreme weather
Sep 11, 23
The Washington Post-How scientists test whether humans are causing our extreme weather

这篇报道探讨了一门新兴的气候科学领域,即极端天气事件的归因研究,以及它如何证明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热浪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通过将我们当前的世界与一个假想的世界进行比较,归因科学家运行模拟天气模型来检查人类对天气相关灾害的影响,这个假想的世界是一个从未发生过气候人为干预的世界。 气候模型通过数学方程式来描述能量和物质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气候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通过归因研究,科学家可以在地球上回放过去几百年的气候,去除人类排放的所有温室气体。通过对比这个虚构的世界和我们现实的世界,他们可以看出极端事件(如洪水、干旱或寒冷天气)是否有所不同以及这些排放对我们的天气产生了什么影响。 最近的一项归因研究发现,北美和欧洲的热浪在没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根据归因科学家的说法,我们可以预计它们将在北美每15年一次,欧洲每10年一次出现。这对于水资源管理者、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涉及气候适应和韧性。 在过去,科学家们通常避免将任何单个事件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因为天气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没有单一的原因。但在2004年,被认为是第一个极端事件研究确定了气候变化“至少使”欧洲去年的热浪的风险翻倍,导致了7万多人死亡。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们已经研究了全球500多起与天气有关的灾害事件,其中71%被认为是由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其更可能或更严重。 气象变异倡议(WWA)成立于2015年,由国际气候科学家组成,已经进行了50多项归因研究,大多数是在事件发生后或事件仍在发生时进行的。他们指出全球变暖是自2020年以来东非干旱、2022年南美热浪和2022年巴基斯坦洪水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在2019年马达加斯加的干旱事件中,WWA发现降雨减少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尽管联合国的声明与此不同。 总的来说,这篇报道强调了极端事件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关气候适应和韧性的关键信息。这种研究通过科学方法将气候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连接,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此外,通过更快的计算机和更精确的气候模型,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在几天内进行这些分析,而不是几个月。这使得归因研究变得更加实用和及时。 最后,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气候政策的制定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准备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强调了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Reuters-Analysis G20 summit agrees on words but struggles on action
Sep 11, 23
Reuters-Analysis G20 summit agrees on words but struggles on action

这篇报道涵盖了2023年G20峰会的重要内容,但并未带来太多实质性成果。作为一位观点犀利的新闻评论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G20峰会虽然就俄乌冲突达成共识,但没有对俄罗斯进行谴责,而是强调了该冲突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显示了在全球问题上取得共识的重要性,但未能在具体行动上达成一致。这使得G20在应对全球金融问题时的核心使命受到了质疑。 其次,G20峰会的焦点似乎更多地放在峰会文件上,而非真正的全球议题上。这种情况使得一些观察家感到失望,因为G20应该是一个能够在应对重大全球问题时采取实际行动的多边论坛。正如Michael Froman所言,G20需要更加关注行动,而不仅仅是言辞。 第三,虽然G20在可再生能源和煤炭能源减排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并未设定具体的时间表,也没有在其他全球挑战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气候变化和贫困国家的债务问题。这表明G20的决策过程可能导致对最低共同点的妥协,从而导致虚弱的协议。 最后,峰会中印度的成功主持以及非洲联盟成为新成员被看作是一些亮点。这表明全球南方国家在峰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问题上的进展有限。 总的来说,这次G20峰会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未能在全球经济和其他全球挑战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这引发了对G20的有效性和未来角色的质疑,尤其是在中国等国家推动下的其他国际组织兴起的背景下。在未来,G20需要更多地关注采取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言辞,以解决全球问题。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10
Sep 11, 23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10

根据提供的新闻报道,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1. 美国和越南计划提升双边关系,拜登访问越南期间将重点讨论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美国希望越南在其全球供应链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以降低来自中国的风险。 2. 据报道,越南正在与俄罗斯进行军购谈判,这可能触发美国的制裁。越南似乎试图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 3. 拜登访问越南,标志美越关系升级。这使越南与中国和俄罗斯达到同等外交地位。中国可能担心其在区域影响力被削弱。 4. 英国一名国会研究人员因涉嫌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这被认为是西敏宫涉及敌对国家的最严重的安全损害之一。 5. 英国首相萨纳克在G20会议上与中国总理李强会面,表达了对中国干预英国议会民主的严重关切。 6. 萨纳克拒绝将中国称为对英国的威胁,这引起了英国一些反华议员的不满。英方态度似乎想与中方建立某种缓和关系。 7. 一些报道使用了带有偏见的语言,如“中国间谍”、“严重安全损害”等词汇。 评论- 1. 中国应该保持冷静克制,与相关国家通过对话增进理解和信任。不要过度解读某些负面报道,保持大局观点。 2. 中国需要继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本地区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不要将东南亚国家的外交调整视为针对中国。 3. 应该加强同英国的对话,消除误解,提升战略互信。双方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不应将单独事件夸大解读。 4. 对于一些带有偏见报道,中国需要保持理性,提供客观事实,充分表达立场,而非对抗。 5. 中国要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争取在全球舞台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6. 最后,中国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聚焦国内建设,增强综合实力。以稳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Reuters-Key takeaways from the 2023 G20 summit in New Delhi
Sep 10, 23
Reuters-Key takeaways from the 2023 G20 summit in New Delhi

这篇报道涵盖了2023年新德里G20峰会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G20领导人在克服对乌克兰战争的深刻分歧后,成功地达成了共识文件,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在涉及乌克兰问题时,G20采取了相对较温和的措辞,没有直接批评俄罗斯,但这被认为是出于外交考虑,因为明显的谴责不太可能被俄罗斯接受。总体而言,这一共识有助于阻止强权国家通过武力夺取领土。 印度、巴西、印尼和南非在避免G20在乌克兰冲突上分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反映了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中的不断增强的影响力。此外,非洲联盟正式成为G20的永久成员,这一决定旨在使G20更具代表性,从而为全球南方在G20中发声提供更大机会。 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等国领导人宣布了在中东和南亚之间建立铁路和港口连接的计划,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合作。然而,报道指出,尚未提供有关项目融资或时间表的具体细节。 在气候变化方面,G20领导人同意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要增加三倍,并承认有必要逐步减少未经抑制的煤电。尽管这是一步积极的方向,但G20没有提供修改现有政策和目标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计划。此外,对于实现绿色能源转型需要每年4万亿美元的估算,也没有提供具体的路径。 最后,对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来说,G20峰会是一个展示印度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外交和经济大国的机会,同时也是推动投资和贸易流向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平台。对莫迪来说,这次峰会的成功结果显示了印度的大时刻已经到来。 总的来说,这篇报道提供了对2023年G20峰会的重要见解,突出了在乌克兰问题、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基础设施合作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关键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需要更多具体的行动和计划来解决这些全球性挑战。

The Washington Post-President Biden concludes trip to G-20 heads to Vietnam
Sep 10, 23
The Washington Post-President Biden concludes trip to G-20 heads to Vietnam

这篇报道涵盖了多个关键议题,凸显了美国总统拜登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首先,他在德里参加了毛兰达斯·甘地的纪念活动,这是一个有力的象征,因为甘地是非暴力抵抗的代表人物,而当前全球最富有的国家正深陷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争议中。这一仪式传达了维护和平、非暴力的重要信息。 其次,拜登将前往越南,这是他首次访问这个曾经战火纷飞的国家。他计划与越南的高级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宣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对于重新定位亚太地区,作为对中国的平衡力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与越南建立更深的外交关系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一些人呼吁拜登政府在此之前要求越南政府做出人权改善。 最后,G20峰会上的一些决定也引起了关注,特别是有关印度和欧洲之间新的铁路和航运走廊的提议,旨在连接印度、中东和欧洲,以应对中国在全球各地支持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的行动。此外,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声明引发了一些争议,尽管它强调了国际法的重要性,但有人批评其措辞不如一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G20峰会上坚决。 总之,这篇报道突显了拜登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在与不同国家建立关系时需要权衡的各种因素,包括人权和地缘政治考量。这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

Reuters-US Vietnam to boost ties as Biden visits seek China hedge with chips rare earths
Sep 10, 23
Reuters-US Vietnam to boost ties as Biden visits seek China hedge with chips rare earths

这则报道涵盖了美国总统拜登访问越南的计划和关键议题,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关键矿物质。这是一个明显的地缘政治动态,表明美国试图通过提升与越南的关系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这一行动也凸显了美国视越南为在亚太地区重要的战略伙伴,尤其是在中国风险增加的情况下。 然而,报道提到越南与俄罗斯的潜在军火交易可能引发美国的制裁。这种情况可能对拜登的访问产生阴影,因为这可能引发了地区稳定的担忧。虽然报道指出越南同时也在与美国等军火供应商进行谈判,但与俄罗斯的接触显然引发了国际关注。 此次升级还包括了安全维度,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Jon Finer表示,美国和其合作伙伴可以提供帮助,帮助越南减少对俄罗斯军事供应的依赖。这表明美国试图推动越南摆脱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值得关注。 半导体和稀土元素是访问期间的关键议题,这是两个对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的领域。越南在稀土资源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储量之一,这对美国来说具有战略重要性。然而,报道中提到的关于稀土的具体协议细节尚不清楚,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篇报道突显了地缘政治变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努力。越南作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正努力平衡与不同超级大国的关系,这对于地区和全球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权问题也被提及,可能会在访问中成为讨论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对话。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09
Sep 10, 23
英文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汇总 2023-09-09

您好,感谢您提供的这些新闻报道,我已尽力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主要内容如下- 这些报道涉及了中国多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南方地区遭遇特大暴雨造成损失、中美关系升级、国会研究员涉嫌为中国间谍、菲律宾在南海补给部队遭中方阻挠、习近平缺席G20会议、中国经济走出通缩但复发风险存在、越南期待通过升级中美关系平衡中国影响等。 从我的角度看,这些报道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片面性- 1. 暴雨灾害报道过于着重个别商家损失,忽视了政府救灾努力。 2. 中美关系文章用词存在偏见,认为中国“需要”解释习近平不出席G20。 3. 间谍报道未经证实就下结论,也未反映相关国家部门的正式说法。 4. 南海报道片面强调中国“阻挠”菲律宾,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5. 经济报道夸大通缩风险,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固。 6. 有些报道存在地域歧视或贬低发展中国家的倾向。 7. 部分报道来源存在政治偏见或立场鲜明。 综上所述,这些报道存在一定的不客观、不公正、片面和误导之处。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新闻专业素养,呈现multiple perspectives,力求平衡和全面,不 GENERALIZATION,避免 STEREOTYPING。同时读者也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全面了解不同观点,以免被某种看法的偏颇所迷惑。我认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实现对这些复杂事件和议题的理性、包容的理解。请您补充意见。